说说中年教师的深思
一天,我和一名工作多年的中年教师聊天。她说:“新的儿童观、教育观提了这么多年,可大家具体的教学实践和过去相比又有哪些不同?我感觉。目前用的教学办法也是大家过去的办法。”这种想法在婴幼儿园的中年教师中很典型。她们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在教学办法、教学组织和推行等方面都有了丰富的积累。相对于年轻教师,她们更擅长关注婴幼儿,更能准确把握婴幼儿的生理和心理步伐;更容易解析婴幼儿的语言和动作;对我们的工作能力更自信。但,虽然中年教师对新的教育思想在理论、文字层面上也都能同意,但要让她们把新的教育观念运用在教学活动中,并能从促进婴幼儿可持续进步的角度来剖析和处置教学中的问题、自觉进行深思还很难。
怎么样对中年教师进行专业引领,提升中年教师深思能力的方案到底是什么?
一
某小班婴幼儿晚上盥洗时没刷牙。年轻的乙教师看见了,可婴幼儿并不了解老师已经发现。当老师问婴幼儿:“你刷牙了吗?”婴幼儿说:“刷了。”于是,老师又问了一遍:“刷了吗?”婴幼儿小声地说:“刷了。”这个时候,老师蹲下身说:“刷了牙,嘴里就应该有香味,我闻闻你嘴里香不香?”老师闻了闻说:“不香,你肯定没刷牙,刚刚是否撒谎?”最后婴幼儿承认了错误。
讨论这个案例时,有些老教师说:“老师如此处置问题非常对,应该让婴幼儿了解,做了就是做了,没做就是没做,不可以撒谎,必须要让婴幼儿承认错误。”有些老教师说:“面对小班婴幼儿,老师不必和他较劲儿,你让他再去刷牙就成了。”讨论中,两种建议发生了冲突。
我问乙教师:“婴幼儿了解要刷牙吗?”乙教师答:“了解。”我继续引导:“为何婴幼儿没刷牙,却对老师说他刷了?”乙答:“我想,他怕老师说他。”“既然你了解婴幼儿怕你说他.为何还要问婴幼儿刷没刷牙?”“我想让他诚实地告诉我,他没刷牙。”我说:“结果呢?”别的老师笑道:“孩子说了谎。”我说:“这件事上婴幼儿撒谎,老师有责任。”有个老教师立刻反驳说:“老师是想让婴幼儿说实话,承认错误,并没让他撒谎。”另一个老师说:“婴幼儿撒谎,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大家没必要戳穿它。让婴幼儿再去刷一遍牙好了。”
让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不等于“让教师抛弃过去的观念,重新打造新思想”。在没内化基础上打造新思想,教师在实质工作中就不知该如何解决,就会导致头脑混乱。在婴幼儿园的工作中。大家很看重剖析教师原有些思想认识。并通过对实例的细致剖析,启发、引领教师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也就是说,在大家对中年教师进行专业引领时,不是把重点放在教师该怎么样做上,而是强调教师该怎么样“想”、怎么样重新打造科学的教育思想。作为引领者要在案例剖析中循循善诱,让教师自己能主动地考虑,让她们在已经近乎程序化的思维中能自己领悟。
二
我也是一名中年教师。将心比心。对中年教师进行专业引领的重点应该放在做教师的思想工作上。不是对教师宣读教育理念,更不是直接告诉教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由于这类都会引起教师的反感和抵触情绪,或让教师感到不知所措而失去以往的自信。我想,大家的思想工作应是通过大家的话语,启发教师自己深刻考虑,主动进行自我检讨、领悟、提高和创造,完成专业深思。
教学剖析时,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切人,引发她们重新考虑。其实,婴幼儿园的中年教师历经多年工作的磨炼,都很敏锐和聪慧。只须你轻轻一点,她们就能立刻悟出其中的重点,并且能非常快体目前工作中。
甲教师筹备组织一节大班科学活动《认识花》。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认识几种容易见到的花并了解花的名字;让婴幼儿能找出这类花的特点。甲教师告诉我,为了引发婴幼儿学习的兴趣,她计划在活动开头先让婴幼儿猜花的谜语。”我立即说:“谜语把花的特点都讲出了,而这类本应是让婴幼儿察看的,先让婴幼儿猜谜是否不太适合?”
我接着说:“了解花的特点不是活动的唯一目的,要紧的是要培养婴幼儿察看的热情、察看的办法和能力,使她们发现过去不曾发现或过去没仔细看过、想过的东西……”听完我的话,老师若有所思地说:“我回去再想一想。”
第二天甲老师找到我,开心地说:“今天我把婴幼儿分成两组,做了两遍这个活动。首次,我先和婴幼儿一块察看花,然后让婴幼儿把花的样子和特点画下来,做成花的小书。孩子表现得非常安静,但察看的水平并不高,很多特点婴幼儿都没察看到。于是,我就对婴幼儿一个一个进行提示、指导,甚至把花瓣掰开来展示给婴幼儿看。活动后我非常纳闷,没想到平时活跃的孩子们会如此。紧接着我又做了第二遍,我先请每名婴幼儿注意观察花,然后请婴幼儿相互交流发现,向大伙介绍,最后把花画下来做成小书。第二次的成效特别好。所有孩子都把花细细解剖了。他们特别开心,发现了很多花的特点。”
我听了也非常高兴,但又问了一句:“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教师,为何成效不同?”甲教师说:“由于中间加了相互交流的环节,孩子的学习更积极。”
我补充道:“重点是相互交流激起了婴幼儿的察看欲望。伴随婴幼儿积极情绪的调动,学习活动变成了现实需要。也就是说,大家在以后的活动中要第一激起婴幼儿学习的情绪、情感,然后才是能力、常识和技能。这正是《纲要》的思想。”甲老师感叹到:“真是那样,孩子们在有积极情绪的时候,就会变得特别聪明!”
三
“实践经验是成人学习的要紧资源。”的确,中年教师一直都不缺实践,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她们所欠缺的是,怎么样把我们的教学经验和新思想观念结合,并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层面,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变和不断提高观念,也就是“知己”和“育己”的能力。这个能力的培养,需要借用外力。
在工作中,我常常考虑“这个外力如何给”,也就是说应如何帮助她们。我感觉,重点是让中年教师通过我们的案例、用我们的脑袋考虑。也就是说,抓住她们我们的成功案例,让她们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如此,在写的过程中她们就会自觉和不自觉地进行考虑和对我们的教学办法、方案进行再认识。还有,需要教师在写我们的案例时,最后要进行剖析,探寻一些理论依据。这也势必会促进她们进一步的理论学习。
丁老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比较强,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就是疏于深思、总结,用她我们的话说“懒得写”。一次。大家一块进行了大班创编故事的活动设计。活动推行后,她开心地告诉我,她们班在做这个活动时,孩子们表现得很棒。连平时胆小、不喜欢表现的婴幼儿也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表达我们的想法。孩子们创编的故事也非常具想像力。
这个时候。我立刻说:“那你把它写成案例,肯定非常不错。”丁老师却立刻回话:“我最不会写。”我说:“没关系,你就把活动中你是如何说的、如何和婴幼儿交流的、婴幼儿又是如何表现的,完完全全地记录下来就好。譬如,刚刚你和我说的,孩子们编的‘小猴子藏在窗帘后,可阳光把小猴子的影子映在了窗帘上,一下子就被小女孩发现了’等等语言也都写上。”于是,丁老师开始进行教学深思的第一步——写下我们的成功案例。后来,我又针对她写的案例和她进一步讨论,特别是孩子们为何会有如此的积极表现,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又有什么成功点。